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事业单位招聘信息 > 高校招聘 > 招聘信息列表

东北师范大学 - 国家级人才项目

来源:今日招聘 | 发布时间:2022-07-12 15:02:13 |  访问:14892

项目简介

为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功能,吸引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2022年继续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支持政策

资助强度:200-600万元;资助期限:首期3年;

安家补贴:按照不同层次类型给予安家补贴235+万元,由各级财政和学校共同承担

年薪55-75万元

“双一流”建设学科额外支持

聘至教授岗位,授予博导资格,保证招生指标

未获批项目人选另有岗位待遇支持

成长性评价,长周期评价,个性化评价

根据引进人才配偶兴趣及特长在全校范围内协助解决工作

国内知名的附属幼儿园至附属高中的一站式优质教育资源

提供“吉享卡”,在人才落户、安家补贴、住房及租房补贴、就医出行、个税奖励等21方面享有吉林省优待政策

申报条件

1.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 出生日期在1982年1月1日(含)以后

3. 具有博士学位

4. 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 在2022年4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 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 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1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申报渠道

1,了解学院(部)点击网址链接:https://www.nenu.edu.cn/ ;

2,制作简历:

① 简历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联系方式、学习工作经历、主要学术贡献等

② 致电联系人,或将个人简历及相关佐证材料发送至人事处联系人指定邮箱

3,等待学校反馈:

学校将在收到简历材料后,第一时间与您联系,商议进一步事宜

4,系统申报:

按照项目指南要求,与学校签订工作合同或者意向性协议,

于2022年2月15日以后登录信息系统进行在线申报项目指南: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83268.htm

信息系统:https://isisn.nsfc.gov.cn/

截止日期:2022年4月15日

学校简介

东北师范大学于1946年建校,学校秉承“强师报国,求实创造”的东师精神,努力向世界一流师范大学建设目标迈进,建校70余年,形成了“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鲜明办学特色,被誉为“人民教师的摇篮”。1996年9月成为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4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07年,入选国家教师教育“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科特色鲜明

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化学、统计学、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史6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入选数量位列全国第19位、211院校之首。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植物与动物学、数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6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

培养体系健全

设有22个学院(部),81个本科专业,2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2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服务水平一流

专业的服务团队、完整的制度保障、一对一的服务质量、绿色通道式的服务体验。

联系方式

人事处联系方式:

联系人:陈禹孜

座机:0431-85099718;13804327877

邮箱:rcb@nenu.edu.cn

推荐:更多东北师范大学 - 国家级人才项目 请关注 今日招聘官方微信公众号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 责任编辑:教师招聘 】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今日招聘"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今日招聘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今日招聘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求职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未经招聘网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工招聘信息及作品 | 招聘网版权所有 2007-2018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2895号

网站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178-14 公司招聘招人好网站,就在招聘网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浙B2-2008017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