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事业单位招聘信息 > 高校招聘 > 招聘信息列表

中国人民大学2023年度人才引进和教师招聘通知

来源:今日招聘 | 发布时间:2023-06-05 07:54:21 |  访问:14280

独树一帜走新路 融汇众智谱华章

——中国人民大学2023年度人才引进和教师招聘通知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14个学科获评A类,其中9个学科获评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A类学科数量居全国第二。在教育部首轮“双一流”建设评价中,学校一流大学9个评价要素全部成绩优异,14个一流学科全部继续入选第二轮建设名单,9个学科位居全国高校顶尖水平。

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持续创造佳绩,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一马当先”优势持续巩固,基础学科提档升级发展卓越,社科学科地位顶尖持续领先,交叉学科创新发展成为新增长极,学科建设整体又上新台阶。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勉励学校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一、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中国人民大学自诞生以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形成了“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的高地三大办学特色。进入新时代,学校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致力于研究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积极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加快构建以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为内核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贺信精神,扎实落实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战略部署,大力实施学校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弘扬“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精神品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定不移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

二、坚持独树一帜,构建学术高地

中国人民大学以“独树一帜的人文社会科学”为学科整体建设目标,致力构建“引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卓越的基础学科、顶尖的社科学科、创新的交叉学科”学科布局。得益于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围,学校已经成为各类人才竞相汇聚、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学术高地。

中国人民大学名师荟萃,国士荣誉硕果累累,基石人才云集,青年俊彦不断涌现,卫兴华、高铭暄两位教授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是高等教育领域仅有的两位入选者。学校有65人入选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19人担任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7人担任新一届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66人次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项目,重要人才称号入选总量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入选总量,稳居全国高校前列且持续保持上升势头。

三、牢记初心使命,续写精彩华章

中国人民大学秉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赤诚初心,牢记时不我待、奋勇向前的使命担当,牢牢锚定建校百年远景规划,全面实施“走新路”十大工程,主动汇聚人才、持续培养人才、全面团结人才,积极成就人才。学校系统构建新时代人才工作体系,大力推进战略人才梯队构建,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人才成长服务保障,加快培养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航者。学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培养、造就“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加快建设“让党放心、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努力续写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频共振的人才华章。

四、定位第一资源,服务人才发展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中国人民大学承担着打造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大任务,始终传承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求贤若渴、珍视人才的优良传统。近年来,学校系统设计与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相衔接、与校内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体系相融通的全链条、体系化、可预期的人才育引支持岗位体系,打造人才成长发展平台。构建“项目不唯帽”“评价不唯人”“考核不唯文”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专家和各级学术组织在识才和选才方面的把关作用。组织“红色之路”“海归教师挂职锻炼”“读懂中国”等社会实践品牌项目,全面提升人才思想政治素质、师德素养和扎根中国大地、解决中国问题的业务能力。实行“24365”全天候快速响应机制,通过为人才提供安家落户、子女就学、医疗服务等保障体系,让人才安身、安业、安心。

五、招聘条件、招聘岗位和福利保障

(一)招聘条件

为了我们共同的目标,希望您具备以下条件:

1.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善于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致力扎根中国大地、解决中国问题,勇于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立志传道授业解惑,真正投身“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伟大事业。

3.遵纪守法、师德高尚、学风端正、治学严谨、为人师表、身心健康,热爱教育事业,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敬业精神和协作精神。

4.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和良好的专业素养,符合招聘岗位规定的任职条件,具备优秀的履职能力。

(二)招聘岗位

中国人民大学紧密围绕人才工作战略布局,聚焦构建新时代人才工作体系和落实战略人才梯队构建工程,着眼提升人才队伍建设的高度、厚度和实度,充分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人才工作规律,科学规划、系统构建了人才育引支持岗位体系。2023年,学校重点依托以下岗位全面汇聚海内外优秀人才:

1.吴玉章特聘教授岗位:旨在聘任一批国家级重大人才项目入选者或具备同等水准的杰出人才;聘任一批未来成长为国家级重大人才项目入选者的学术骨干。该岗位设特聘教授A岗和特聘教授B岗两个层次。

2.吴玉章青年学者岗位:旨在聘任一批国家级重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或具备同等水准的优秀人才。

3.青年英才岗位:旨在聘任一批已经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并在相关领域崭露头角的青年人才。

4.青年教师岗位:旨在招聘符合学校教师任职条件,具有较强教学和科研潜力的应届博士毕业生或出站博士后。

(三)福利保障

教师各级岗位均为学校正式事业编制,按照上级部门政策要求办理落户,享受有关薪酬福利待遇,缴纳社会保险。

1.薪酬福利:提供国内同等岗位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薪酬,具体根据需求面议;对于受聘学校人才岗位体系的,根据受聘岗位层次,享受相应级别的人才津贴。

2.住房:符合条件者可按规定申请学校周转住房(或领取人才补贴)。

3.子女入学:提供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学龄前及义务教育阶段子女可就读中国人民大学幼儿园、附属小学和附属中学。

4.医疗:公费医疗,按照上级部门规定提供相应医疗服务保障。

六、联系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2023年度人才引进和教师招聘

需求岗位信息表

单位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外国语学院 刘老师,010-62513330
哲学院 范老师,010-62515303
国学院 杨老师,010-62515652
历史学院 李老师,010-82501796
文学院 吴老师,010-62515896
艺术学院 文老师,010-62515358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罗老师,010-62512360
劳动人事学院 张老师,010-62513013
财政金融学院 刘老师,010-82509261  
经济学院 张老师,010-62549650
环境学院 刘老师,010-82502692
应用经济学院 吕老师,010-82500378
法学院 任老师,010-82504808
新闻学院 赫老师,010-82509359
马克思主义学院 卢老师,010-62513807
国际关系学院 许老师,010-62511350
社会与人口学院 韩老师,010-62514984
纪检监察学院 陈老师,18811629188
中共党史党建学院  秦老师,010-62511356
商学院 杨老师,010-62512751
公共管理学院 陈老师,010-62519539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石老师,010-62511459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吴老师,010-62511061
教育学院 王老师,010-82509612
信息学院 孙老师,010-62513866
统计学院 李老师,010-62511318
理学院化学系 朱老师,010-62512822
理学院物理学系 上官老师,010-62517887
理学院心理学系 何老师,010-82509716
数学科学研究院 王老师,010-82507161
统计与大数据研究院 杨老师,010-62510318
数学学院 王老师,010-82507161
高瓴人工智能学院 冯老师,010-62511257
体育部 王老师,010-62511047
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邹老师,010-62512142

中国人民大学期待海内外贤才的加入,欢迎您的到来!

具体人才引进和教师招聘岗位持续更新中,详见“中国人民大学人才招聘网”,网页链接:http://zhaopin.ruc.edu.cn/。

原文出处:

https://zhaopin.ruc.edu.cn/hire/hireNetPortal/showNoticeContent.html?id=YPV9na1QlS0PAATTP3HJDPAATTP&flag=showNoticeContent

(电话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今日招聘网看到的招聘信息,邮件申请时请在标题结尾加上信息来源于“今日招聘网-jrzp.com”)。

推荐:更多中国人民大学2023年度人才引进和教师招聘通知 请关注 今日招聘官方微信公众号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 责任编辑:今日招聘 】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今日招聘"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今日招聘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今日招聘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求职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未经招聘网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工招聘信息及作品 | 招聘网版权所有 2007-2018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2895号

网站经营许可证:浙B2-20080178-14 公司招聘招人好网站,就在招聘网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备案号:浙B2-20080178-14